中文 English | 會員登錄
會員登錄

會員賬號:

登錄密碼:

當前位置:首頁文化學術活動文化學術活動
“中國文化法治網”創(chuàng)刊詞
時間:2017-04-08 瀏覽:933 來源:文化法治前沿 作者:周剛志


史傳“倉頡作書而天雨粟,鬼夜哭”。張彥遠曰:“造化不能藏其秘,故天雨粟;靈怪不能遁其形,故鬼夜哭。”此古人言文字之功效也。文字者,文化之載體也;魔者藉此成魔,圣者因而成圣,而常人志于學者亦可以為士也。士者,有志于讀書明道者也。古有儒士、墨士,法士,及至道士等等,號稱有百家之盛;今有學士、碩士、博士,乃至院士云云,統(tǒng)計有千萬之多!近代以來,國家罹烽火之難,人民受亂世之災;歐美文明長驅直入,中華文化無端受殃。久而久之,則頭戴士人之冠冕者日眾,熟知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者日減,生造域外文化觀念者日增?;蛟唬F(xiàn)代城市文明之興盛,傳統(tǒng)村落文化之維續(xù),皆系于國家文化法制之成敗也?!秱鳌吩啤坝^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”,吾輩“視乎法制以預其人文”,可乎?

晚清之際,張香濤先生曾言:“竊惟古來世運之明晦,人才之盛衰,其表在政,其里在學?!狈浇裰?,文化學者鮮談法制,法律學者專注法規(guī),學科守“裂土分治”之勢,學者持“圈地自守”之習,已非一日。在國家文化發(fā)展之事業(yè),雖文化從業(yè)者多有宏闊之高論,法律研究者難得精當之釋義;故而在中華文化法治之事業(yè),廟堂屢有玉成之心,學者少有美芹之獻。職是之故,吾輩所推崇之研究宗旨有三:“熟知中華傳統(tǒng)文明之原”,“深究域外文化法制之道”,“精研中國文化法治之理”。吾儕所倡導之研究方式有二:一曰“博覽群書以廣見識”,此所謂“文化通識以為基礎”也;二曰“精研法理以求實效”,此所謂“法規(guī)精義以為功用”也。吾等眾人,亦深望當今汲汲功名富貴之學子,果能體察此念,當秉承中華先賢之愿,力戒急功近利之心,甘持青燈黃卷之業(yè),安心向學,潛心鉆研!若吾等能集數(shù)年辛苦之功,匯中國文法學者之力,促中華文化法制之成,則吾中華文明之發(fā)達,進則助力于世界文明之大同,退則獨守乎千年古國之特質,兩者兼宜也!吾輩以獨善其身之學,償兼濟天下之志,不亦樂乎?!

 公元二零一六年,歲在丙申,辛卯之月,甲寅之日,中國文化法學人首會于岳麓之畔,湘水之濱。吾等眾人,昔者目染麓山楓葉之靜美,今日耳濡文化法學之高論,追慕汜水之濱、雅典之園,圣人論學而群賢畢至,不勝向往之至也。我輩或末學之士也,亦當效法先賢,立志為學,故成立“中國文化法研究中心”,創(chuàng)設“中國文化法治網”。從今而后,吾輩更當孜孜不倦,砥礪前行,近求文化法學研習之功,遠求文化法治經世之業(yè)!中國文化法制之發(fā)達,華夏千年文明之復興,孰謂不可為也?!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公元2016年4月2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周剛志  謹記于岳麓山畔

分享到: